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金永祥
PPP人在焦虑中度过了2018年。上半年是PPP的冬天、寒气逼人;下半年乍暖还寒,但依稀见到了春天的影子。2019年已经来临,人们都在对新的一年进行研判,PPP会如何发展呢?
从全国来讲,2019年仍是焦虑的一年。中美贸易战仍会是影响信心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经过2018年降杠杆之后,政府工作重心已经转向了“六个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和稳预期。其中,稳投资具有基础作用,不仅可以直接对稳就业、稳金融和稳预期起到支撑作用,而且还会影响到稳外资和稳外贸。我国的投资主要由基建、房地产和制造业三部分组成。2018年,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明显回升,房地产投资仍维持高位,而随着对政府隐性债务监管的持续收紧,基建投资却出现了断崖式下滑,整体上拖累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因此,基建投资将在稳投资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基建投资有多种方式,主要是财政投资、地方国企投资和PPP。平台公司投融资可以归为财政投资,近年来推进的地方政府债券也可归为财政投资。财政投资的优点是融资成本较低,缺点是在自我监管的环境下,投资规范度低、效率低、透明度差,不完全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与之相对,PPP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可以解决地方政府的科学决策问题,减少决策失误带来的重大经济损失。二是可以提高投资、建设和运营效率,减少社会浪费。三是提高了透明度,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抓手。经过五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PPP已经逐渐成熟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PPP,中国式PPP不仅是一种融资方式,更是一项经济政策。在国家为推进治理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而选择政策时,PPP的优势将使其胜过其他政策成为首选。
对我国来讲,推进PPP的条件已经成熟。在五年实践过程中,财政部PPP项目库中的项目已经超过1.2万个,涉及投资额达到18万亿元,为PPP的规范推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五年,PPP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各地政府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可以操作PPP的专业人才,社会资本队伍不断壮大,金融机构也做好了充分准备,更有一支生龙活虎的PPP中介机构队伍。过去一年PPP的深度调整更锻炼了PPP人的意志,坚定了PPP人的信念,提升了PPP人应对环境突变的能力。不能说PPP是完美的,但完全能够说PPP是可以进一步完善并发挥重要作用的。
与此同时,PPP的立法已经在路上,《PPP条例》有望在2019年上半年出台征求意见稿。经过多年的讨论、争论,PPP立法的内容早已为各方所了解,也体现在了各项政策之中,其出台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那就是我国将长期把PPP作为重要的经济政策来推行。
很多地方都在认真做PPP项目,可以说第一个“P”已经开始行动了。最近一段时间,一些PPP项目完成了融资,说明金融机构也不再等待了。目前,有一定困难的可能是社会资本方,很多政策束缚了它们参与PPP的空间,好在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正在酝酿和落地,2019值得期待。
2019年将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筹集的资金如果用传统方式进行投资,某种程度可以起到稳增长的作用,但由于没有考虑治理因素仍无法实现高质量发展。只有将专项债与PPP相结合,发挥专项债的降低资金成本优势的同时继续坚持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化的市场力量,才能兼顾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可以预见,在新的一年中,过去五年PPP的经验将会重新得到审视,误伤PPP的政策将得到调整,PPP的能量将得到释放。在新的春天里,根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PPP将在与其他经济政策的竞争中靠自身强大的优越性成为政府长盛不衰的政策选择,在经过洗礼之后行稳致远。 (作者为大岳咨询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