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财政厅副厅长赵庆业:河南省PPP发展居全国第一方阵 省财政厅副厅长赵庆业:河南省PPP发展居全国第一方阵]()
10月29日,2019第五届中国PPP发展(融资)论坛在郑州举办。在下午举办的“中部地区崛起”分论坛现场,河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庆业发表主旨演讲,披露了河南省五年来PPP发展的成绩单,并透露了未来发展的四大重点。
据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河南省入库项目1029个,总投资1.32万亿元,居全国前列;入选国家示范项目82个,落地77个,居全国第二位。据2018年底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PPP指数报告》显示,河南省PPP工作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中部地区PPP发展整体水平居全国四大区域板块之首
“对中部地区来说,大力推行PPP既是现实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崛起之路的难得机遇。”在论坛现场,赵庆业给出了他对中部地区发展PPP模式的看法。
在他看来,中部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机遇期和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转型攻坚期,城镇化率偏低且建设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公共服务领域历史欠账较多、供给仍然不足,财政保障能力相对滞后,发展任务与财政实力项目建设与资金需求之间不平衡不匹配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PPP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改革路径和实践方案,通过PPP机制引入合格的社会资金不仅可以拓宽项目建设资金渠道,缓解财政资金压力,加快补齐供给短板,还能通过社会资本的专业化运作、管理有效提升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中部地区抢抓机遇,不断深化改革,积极推广创新,在PPP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介绍,中部地区PPP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均衡性均居全国四大区域板块之首。
PPP助推了中部六省城镇化进程,加速了中部崛起步伐,同时中部地区也为PPP事业的持续推进、快速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区域力量,中部地区已成为PPP推行的主阵地和项目实施的主战场之一。
“中部地区强劲的崛起势头和发展后劲,将为包括PPP项目社会资本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竞相发展提供广阔空间。PPP在中部地区仍大有可为。”赵庆业说。
![省财政厅副厅长赵庆业:河南省PPP发展居全国第一方阵 省财政厅副厅长赵庆业:河南省PPP发展居全国第一方阵]()
河南省PPP工作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河南作为中部经济体量最大的省份,从2015年开始推广普及PPP模式,到如今“活跃”在19个领域,PPP模式已经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了丰硕成果。
据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河南省入库项目1029个,总投资1.32万亿元,居全国前列;入选国家示范项目82个,落地77个,居全国第二位。据2018年底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PPP指数报告》显示,河南省PPP工作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河南高度PPP工作,将其作为深化政治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推动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规范有效的实施体系和项目运作机制,持续打造了一批示范项目。”据赵庆业介绍,近年来PPP工作的开展为河南带来了三大方面的显著变化。
第一,有效促进了发展观念转变。PPP蕴含的合作共赢、物有所值等核心理念目前已在河南深入人心,全省上下形成了推PPP、抓项目的浓厚氛围。2017、2018年连续两年共有郑州等5个市县因PPP工作成效显著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是全国受表彰最多的省份之一。
第二,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建设。据介绍,近年来全省各地紧紧围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森林河南建设、交通双千工程、重大水利工程等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谋划实施了一大批PPP重点项目,在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的同时,为助力“六稳”、促进全省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共签约落地项目506个,总投资6777亿元,带动社会投资6300亿元,开工项目453个,已完成投资2868亿元。PPP项目成为河南省激发民营资本活力,拉动有效投资増长的重要力量。
第三,极大增进了群众获得感。“郑州贾鲁河综合治理、洛阳市政道桥、开封示范区整区域城镇化、南召县贫困村基础设施整村推进、伊川仁大医院等120个PPP项目相继建成投入运营,修通市政和农村道路2388公里、桥涵140座,建成垃圾及污水处理厂18座、日处理能力213万吨,增加绿地758万亩,投用学校、医院19家,均显现出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带动全省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使人民群众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赵庆业说。
河南省PPP工作未来四大发展重点明确
作为深化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大举措,PPP模式在河南正进一步落地开花,接下来有何发展重点,赵庆业也在现场给出了答案。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补短板的任务十分艰巨,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PPP意义更加重大。”赵庆业说,下一步河南将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大PPP模式在乡村的推广力度,把PPP工作的重点、力量、资源优先向乡村下沉和倾斜,强化政策统筹,督促各地持续抓好交通、农田水利、物流设施等基础设施,加快补齐农村和民生短板,并充分结合本地发展情况,深入挖掘自然生态、生态文旅、红色教育等特色项目,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同时,着力推进城镇公共设施提质增效。据悉,过去五年来,河南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市政等基础设施领域实施了一大批PPP项目,目前这些项目大多建成投入使用。如何做好项目运营是接下来必须面临和做好的问题。“接下来要把PPP项目作为实行全面绩效管理的重点领域,加快研究建立PPP项目绩效评价机制,落实好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着力提高项目运营质量。同时,全面深入总结五年PPP工作实践,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指导各地统筹搞好PPP项目开发规划,科学合理运用财承空间,重点支持对城市发展具有带动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进一步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赵庆业说。
大力提升生态治理效能。持续抓好已实施的引江济淮河南段项目、黄河小浪底北岸灌区等重大项目,鼓励各地创新生态保护治理模式和投资回报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污染防治、流域治理、垃圾处理等领域。其中尤其要指导支持黄河流域市县深入谋划一批PPP重点项目,将黄河生态治理与黄河文化保护、黄河旅游、沿黄乡村振兴等有机融合,服务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此外,更好保障和改善基础民生。“接下来的PPP工作将继续借鉴各地成功经验,指导各地围绕健康养老、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打造一批示范项目,积极稳妥探索项目具体运作模式,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及时总结推广,加强政策支持,释放PPP机制活力。”赵庆业说。
相关阅读
2235亿元!河南省106个PPP项目大推介
10月29日,“2019第五届中国PPP发展(融资)论坛”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强在致辞中表示,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并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进运用PPP模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期间,河南省集中推介106个PPP项目、投资额2235亿元。分地区看,郑州市9个项目总投资642.01亿元,洛阳市7个项目,总投资306.45亿元,信阳市9个项目总投资144.61亿元,周口市11个项目,总投资133.76亿元;三门峡市8个项目,总投资110.78亿元。
分领域看,市政工程类11个项目总投资533.09亿元,交通运输类20个项目总投资738.64亿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类项目18个总投资292.56亿元;林业类项目20个总投资189.74亿元;农业类项目9个总投资133.54亿元。
![省财政厅副厅长赵庆业:河南省PPP发展居全国第一方阵 省财政厅副厅长赵庆业:河南省PPP发展居全国第一方阵]()
![省财政厅副厅长赵庆业:河南省PPP发展居全国第一方阵 省财政厅副厅长赵庆业:河南省PPP发展居全国第一方阵]()
![省财政厅副厅长赵庆业:河南省PPP发展居全国第一方阵 省财政厅副厅长赵庆业:河南省PPP发展居全国第一方阵]()